集合了我任職於 Moneybook 時所負責的專案
擔任角色
Designer
團隊成員
PM x1
Designer x1
Developer x2
專案時長
專案 x6 /
2022 Q2 - 3(4 - 7月)
產品
Moneybook 麻布記帳
iOS & Android
Moneybook 麻布記帳是一款自動記帳軟體,透過整合用戶的各類數位帳戶,每筆明細都會被自動記錄下來,實現了「無須動手,即可輕鬆記帳」的便利,再也無需耗費大量時間回想每筆交易。
在 Moneybook 中,用戶可查看銀行存款、貸款、信用卡、悠遊卡、電子發票等帳務資訊,隨時掌握金錢流向,同時通過分類圖表、資產趨勢圖清楚了解自身的財務狀況,一個 App 即可管理大部分的資產。
利用 Moneybook 獨有的資料特性,發掘出更多金融分析場景 & 商業模式的機會。
儘管 Moneybook 已經幫助用戶省下許多帳務匯整的時間,但在財務分析方面仍有進步空間,因此許多用戶一直期待我們可以推出明細匯出功能,以便自行分析資料。在我們完善財務分析功能前,希望能透過明細匯出功能,以幫助用戶根據自身的習慣來提高掌握財務狀況的效率,同時也想透過更進階的功能,吸引更多免費用戶成為付費會員。
此專案較特別之處是,我們面臨著時程緊湊和團隊資源不足的挑戰,為確保功能順利推進,此次規劃將完全交由設計負責,並由 PM 從旁給建議。於是,在與 PM 討論完下列規範後,我便速速展開為期 10 天的 sprint,產出流程、匯出邏輯 & 相關機制等,以便及時完成任務。
由於該功能涉及到用戶個資,加上 Moneybook 已通過 ISO27701,我們承諾遵守相關隱私規範。為此我們討論出了符合「內部規範」並參考 「GDPR」的幾個要點,並在規劃時加入流程裡:
確認為本人行使權力
1. 用戶僅能登入 App 來匯出資料
2. 用戶開啟匯出檔案時,需輸入與 Moneybook 共同約定的密碼
存取歷史
用戶可透過 Moneybook 查看過去所有的匯出紀錄 (i.e., 檔名、匯出資料時間、執行時間)
存取歷史
為避免匯出頻繁產生 loading 或檔案風險,限制用戶匯出資料後 24 小時才可以再執行一次匯出
回覆要求
需於 15 天內讓用戶得知是否匯出成功並取得檔案
檔案保存期限
匯出檔案僅保留 7 天可匯出
用戶活動歷程
推播通知匯出結果、透過匯出紀錄查看匯出成功與否
↓ function flow ↓
↓ 匯出機制 ↓
↓ UI flow — 首次匯出明細,等待檔案處理 ↓
↓ UI flow — 確認檔案處理狀況↓
↓ 細節說明↓
說明區塊:在進行匯出操作前,讓用戶更清楚瞭解即將匯出哪些資料類性、範圍,以及限制(如:每日匯出次數僅限 1 次)
提示 banner:根據狀況展示不同文案,通過提供實時的教學,以協助首次使用的用戶操作能更加順手
匯出檔案區塊:根據規範,我們需展示用戶的匯出歷史以及是否匯出成功。在此區塊用戶不僅可以追蹤匯出紀錄,也能隨時檢視匯出結果,提供最完整的掌握
說明:於首次匯出後,將自動展開說明 bottom sheet,以提示用戶該功能的必要資訊(如:匯出檔案的分享期限)。日後若用戶想查看這些資訊,也可點選介面上的小 i icon 來了解
透過分析信用卡的使用狀況,協助用戶掌握目前已使用的信用卡額度,並檢視可能影響信用評分的紀錄。
小 i 圖示:點擊後會開啟說明頁,讓用戶深入了解信用卡使用習慣對信用評分的影響
使用狀況 banner:我們將使用狀況總結放置於最上方, banner 會根據使用率搭配不同顏色,讓用戶的信用卡使用狀況一目瞭然
信用卡基本資訊:展示使用率、已使用額度、總額度與信用卡總數,使用戶方便查閱
說明:爲避免用戶困惑,我們於此處列出顯示邏輯,幫助他們更輕鬆理解該功能
紀錄標籤:使用標籤樣式來標示每張卡是否有影響信用評分之紀錄,讓用戶迅速瞭解每張卡的狀況
收合展開:考慮到該頁將陸續加上其他區塊卡片,所以列表採用收合展開方式來呈現,default 將顯示 3 張信用卡,以避免佔去過多空間
新增設定各張信用卡額度上限等功能,幫助用戶有效管理信用卡。
基於上線後的用戶反饋,我們決定強化使用狀況的標示,讓用戶更容易識別每張卡的使用狀況,以更有效進行財務管理。
健康提示:對於無不良紀錄標籤的信用卡,使用「綠色標示正常」方式,更直觀告知用戶該卡片的使用狀況良好
顏色一致:讓「紀錄標籤 & 使用率進度圈」與 「使用狀況 banner」的顏色一致,加強之間的關聯性,提高識別度
透過信用卡使用狀況的分析結果(前一專案),引導有需要的用戶以降低支出與負債為動機,進一步使用貸款試算功能了解可核貸的金額 & 利率,並進行貸款申辦。
小 i 圖示:點擊後會開啟說明 dialog,幫助用戶理解名詞的意義,幫助他們更好理解相關概念
文案:根據試算結果顯示不同的文案,讓用戶對於推薦的方案類型有更清楚的了解
前往申辦按鈕:導流至外部的按鈕使用 outlined btn 樣式,與 App 內的按鈕做區別
開始試算按鈕:資料尚未完善前,按鈕將呈現無法點選狀態,確保用戶在輸入足夠資料後才能開始試算
上線後我們發現該功能轉換率不高,因此決定從調整顯示方式著手。在第一版中,若用戶尚未試算即看不到任何貸款方案,且已試算但不符合條件的用戶也無法得到方案推薦,因此,我們想讓每位用戶都可以看到貸款方案,確保大部分用戶都有機會接觸到該功能。
新增切換 tab:提供可切換「所有方案」&「推薦方案」的 tab,如此一來,即使在尚未試算的情況下,用戶也能瀏覽「所有方案」,一旦用戶進行了試算,畫面則會切換到「推薦方案」,呈現最適合他們的選項。這樣的調整能提供更靈活的瀏覽選擇,也確保用戶在任何階段都能夠輕易瀏覽各種方案
推薦 chip:在「推薦方案」中,使用 chip 樣式標示出推薦,讓用戶能迅速識別該方案是基於他們的試算結果所推薦的
layout 調整:為保持 App 內介面風格統一,此次優化捨棄了原本的卡片設計,將 layout 調整為和消費 & 帳單分期區塊一致的漸層背景
・經優化後,轉換率略微提升(約 3 - 5%)並呈現緩慢成長的趨勢。
・然而,貸款並非人們日常會進行的金融行為,通常多數人有貸款需求時會傾向尋找認識的理專,並比較不同的方案,以找出最划算的選擇,因此透過 App 進行申貸可能性相對較低。
・也就是說,轉換率成長到一個區間後可能會趨於穩定且逐漸停滯。
分別在收支 & 帳單分頁新增分期區塊,並抓出用戶符合條件的信用卡帳單 & 單筆消費,引導用戶前往銀行進行分期。
區塊小標:當用戶查看單筆分期時,將強調「減少現金支出壓力」;而當用戶查看帳單分期時,則強調「減少現金還款壓力」。配合情境顯示不同的文案能夠更貼近用戶的需求,使他們更容易理解不同分期選項的優勢
收合展開:由於該頁還有其他區塊卡片,所以列表採用收合展開方式,default 顯示 3 筆,避免佔去過多空間
說明:在前往銀行分期前,列出用戶需要注意事項,讓他們有對接下來的步驟有所預期
提醒:單筆 & 帳單顯示的文案不同,旨在提示用戶儘管分期不影響信用評分,但仍然需注意信用卡額度使用率
可思考此功能與收支場景或其他場景是否有更深的結合。